张手绘的地图。
\n
“看看这个,”凌天将图片放大,“这是当年解剖楼的内部结构图,官方档案里已经缺失的部分。”
\n
图中详细标注了通道和房间,但在中央尸库区域,有一个用红色笔画出的奇怪符号,旁边有一行小字:“彼处之门,非钥可启”。
\n
更令人不安的是另一张照片:一个学生的手臂上浮现出青灰色的斑块,在凌天开启地脉视觉分析时,明显看到那些斑块实际上是由微小的、不断流动的数据编码组成。
\n
“生物电场被改写了,”凌天喃喃自语,“正常人体的细胞生物电活动(如神经元和肌电)频率在0.5-30赫兹之间,而这些斑块的频率...”他快速计算着,“稳定地低于0.1赫兹,这接近于生物体死亡后细胞彻底崩解前的残余电信号衰减频率...或者说,是一种‘腐朽频率’。”
\n
墨影已经查到了相关资料:“1974年,医科大学确实掩盖了一起重大事故,一种含砷的新型防腐剂实验失败,导致一名学生死亡。砷化物...怪不得你的频谱分析会匹配上。”
\n
凌天沉默片刻,站起身:“准备装备,一小时后出发。这是我们第一个正式委托,不能搞砸。”
\n
......
\n
医科大学老校区位于城市边缘,夕阳西下时,整个区域被笼罩在一片昏黄的光晕中。古老的砖石建筑上爬满了枯黑的藤蔓,像极了衰竭血管的网状脉络,与远处现代化的新校区形成一种割裂的对比。
\n
“这里的‘信号’背景噪声异常高。”凌天手中的“罗盘1.0”不断发出轻微的、如同心跳般规律的嘀嗒声,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波形图,“像是整个区域都被某种低强度的、持续性的污染浸泡着。”
\n
阮声跟在凌天身后,穿着过于宽大的白色实验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看起来确实像个奇怪的“实习助手”。她突然停下脚步,小巧的鼻子在空气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