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1996年,从京城出发,并没有直达鹿城的火车。
\n
想要到鹿城,需要先从京城站坐到魔都站,然后从魔都站换乘前往鹿城的车次。
\n
此次前往鹿城,一共二十人,除了王盛团队的十四人外,还有厂里派的一位摄影指导、一位灯光指导,两位还有电影梦的摄影师助理,以及担当领队、协助王盛的厂办副主任孙海洋。
\n
孙海洋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戴着眼镜,身材微胖,脸上总是挂着和气的笑容。
\n
“王总,全都安排好了。”
\n
孙海洋回到自己和王盛乘坐的硬卧车厢,对王盛客客气气道。
\n
人员、设备安顿这些事情,他全都包去干了。
\n
厂里就没有不透风的墙,王盛这趟南下,要完成一个四十万元‘私人订制业务’的消息,已经在厂里传遍了。
\n
四十万……
\n
如果省一省,拍一部独立电影都够了,要是运气好,拿去国际电影节参赛,说不定还能得个奖,然后把片子卖给钟爱中国文艺片的欧洲佬,就能赚到外汇啦!
\n
即使还没有赚到外汇,这四十万也足够惹人眼红。
\n
更别提,‘金禧典藏’、‘铂金映像’业务已经完全铺开,‘影像记忆’项目也即将上马,这些业务全部加上,很有可能把营收干到月入百万级。
\n
然而,盛影传媒并不算北影厂传统意义上的三产,它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等其他正常公司应有的权利,厂里压根伸不了手。
\n
另外,这间公司的底色,是王盛举债建立的,他本就是最大的出资方之一,明确持有80%的股份,而北影厂并没有直接持股盛影传媒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