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发而动全身。
\n
我认为,婚庆录像业务,在我掀起的高端化浪潮的倒逼下,一定会出现浑水摸鱼之辈,搅乱市场,万一,你们把业务交到居心不良之人手中,被砸了招牌,还怎么维持质量标杆?
\n
我调查过京城的婚庆行业,目前来看,贵司虽然一家独大,但新开的婚庆服务公司、工作室,不说多如牛毛,也有几十家。
\n
想要干掉你们,抢夺市场的野心家,您敢说没有吗?这个年代,最不缺的就是野心家,罐头换飞机之辈,犹如过江之卿。
\n
另外,放眼整个京城,你们还能找到比我们北影厂更靠谱、成规模的摄影队伍吗?”
\n
王盛的话,像一把精准的钥匙,插进了赵经理心头的锁眼里,轻轻一拧。
\n
他前面铺垫的“质量招牌”、“质量标杆”是恭维,也是事实。
\n
而后面点出的“浑水摸鱼”、“野心家”、“砸招牌”,则精准地戳中了赵经理,或者说紫房子这类老牌国营单位最敏感的神经——稳定和责任。
\n
在1996年,市场经济浪潮扑面而来,紫房子虽然凭借老字号底蕴一时无两,但管理层并非感受不到压力。
\n
正如王盛所说,新的婚庆公司、工作室如雨后春笋,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价格战暗流涌动。
\n
如果把录像业务随便外包给一个不靠谱的团队,拍出来的东西粗制滥造,甚至在新人婚礼上出了纰漏,比如带子没录上、机器故障,客户不会骂那个录像师傅,只会骂他紫房子!
\n
这砸的是紫房子几十年攒下来的金字招牌。
\n
这个责任,他一个业务经理可担不起。
\n
王盛提出的“北影厂”背景和“成规模的摄影队伍”,恰恰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