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给了李卫国听,紧跟着问道:“李叔,依您看,中端套餐,用啥机器能保证比家用vhs强一截,成本又能控住?”
\n
“中端的话……”
\n
李卫国这些年净跟摄影设备打交道了,稍作思考,答道:“去年出的minidv肯定比hi8和vhs强,但机器和带子也贵。
\n
要我说,就用好点的hi8机,比如索尼trv系列的家用旗舰,再配个稍微好点的麦克风和外接补光灯。画质、色彩、收音都能提一个档次,成本比betacam那是天上地下,一套下来,机器咱们买二手的,大概四五千块能搞定,摊到每次拍摄,折旧加耗材,一次成本能控制在……200块以内?”
\n
王盛边听边记。
\n
“低端呢?”王盛又问。
\n
“低端就简单了,”李卫国答得干脆:“现在市面上主流的vhs-c或者普通vhs摄像机,租也行,买二手的更便宜,一千多块就能弄一套不错的。单机位,配个简易灯,能看清人就行。一次拍摄成本,折旧加带子,最多50块。”
\n
“人员呢?”
\n
王盛接着问:“中端和低端,不能像高端那样双机位加灯光助理加录音那么铺开,人手怎么配?”
\n
李卫国稍作思考:“中端,一个掌镜主力,得是技术好的,再配个助理,帮忙打灯、收音、换带子。俩人一组,能搞定。
\n
低端,一个技术熟手带个学徒,或者干脆就一个老手单干,只是纯粹的记录,问题不大。”
\n
……
\n
半个多小时后,王盛结合李卫国的意见,快速在笔记本上列出了中端套餐和低端套餐的标准,并粗略的算了下纸面利润。
\n
假设利润率为2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