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桥”烟和混音棚的象征性使用费。
\n
接着是字幕和简单的片头特效。
\n
王盛又找到了美工车间和特效车间。
\n
1996年虽没有酷炫的cg,但用专业的字幕机做出电影感十足的金属质感logo字幕,或者简单的淡入淡出、叠化效果,对北影厂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小菜一碟。
\n
同样是以“金桥”开路,加上“韩厂长试点项目”的虎皮,王盛顺利拿到了他想要的“高级感”包装。
\n
至此,广告片和几套不同风格的模板样片全部制作完成。
\n
捧着最终的播出带,王盛感觉这薄薄的磁带盒重若千钧,这里面凝聚的不仅是他们的心血,更是这几天打通北影厂内部关节的一次成功实践。
\n
……
\n
就在广告片完成的当天下午,陈玉从工商局取回了还散发着油墨香的“盛影传媒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n
红彤彤的印章,白纸黑字的有限责任公司身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珍贵。
\n
虽然注册资金有一半是设备租赁权,虽然办公室简陋,但这一切意味着他们不再是草台班子,而是一个有正式身份的市场主体。
\n
王盛当即决定,搞一个简单的开业仪式,既是讨个好彩头,也是宣告他们的正式亮相。
\n
他让陈良赶紧去订做了一个简易的牌匾,又买了些瓜子和水果糖。
\n
王盛更是亲自又去堵了韩三坪一趟,把开业剪彩仪式的事说了下,希望能邀请到厂长出面剪彩。
\n
第二天一早,在王盛那间二十多平米的办公室门口,小小的开业剪彩仪式低调举行。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