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职工上访三十七次,其中两次造成交通瘫痪,社会影响特别坏。”
\n
王学兵副市长主管工业,接过张局长的话说:“我看,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效益好的单位把它兼并了,这事儿不能再拖了。”他语气坚定,眼神里透着急切。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螳螂集团的考察团很快就要来了,要是塑料厂的问题解决不好,太平市的招商引资大局可就全毁了。
\n
城建局的办公室王主任,手里紧攥着笔记本,脚步匆匆地迈进会议室。他正四下张望,打算找个座位坐下,这时,李和平市长那如炬的目光直直地射了过来,盯着他问道:“你们局长呢?”
\n
王主任赶忙回答:“局长们都有事不在,派我来参会。”
\n
“迟到了半个小时,你就站着听会吧。”
\n
“我……”办公室主任刚想开口解释。
\n
“我不听解释。接着开会!”李和平市长毫不留情,一下子打断了他的话。
\n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空气好像凝固了。王主任涨红了脸,默默站到墙边,像一尊被罚站的雕像。他低着头,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笔记本的边缘。他心里明白,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议,而是一场风暴的中心。市长的火气,不光是因为有人迟到,更是因为太平市的尊严正被一次次踩在脚下。
\n
张局长满脸无奈地叹口气,接着说:“这段时间,我们也联系过几个单位,刚一接触,人家要么不敢,要么不愿意接手。”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不是我们不努力,是塑料厂这摊子,实在太烂了。”
\n
这几年,像塑料厂这样的情况没少发生。事实证明,对这类企业不管不问,任由它们破产关门,负面影响太大,留下的后遗症太多,职工失业、家庭破碎、社会动荡。大家发现企业承包这条路走不通后,眼下似乎也只有兼并这一条路可走了。于是,参加会议的人都表态,一致支持找个合适的好单位来兼并塑料厂。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