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推进速度。
\n
首先就是强推汉字汉语,从公文书写到课堂讲授,再不是选择题。
\n
任何异族官员如果学不会这两样,别说做官,甚至连商人的资格都要被剥掉。
\n
哪怕市井间买块田、置间铺面,也会因不识字、不通语而处处受阻。
\n
其次大力推动通婚,鼓励异族女子嫁给汉人。
\n
只要愿意迈出那一步,家族三年不用交税。
\n
成婚后,女方成了帝国正式户口,和土生土长的大晋女子待遇都一样。
\n
孩子日后想考科举、想读书,每个门槛都开着,没人会拦着。
\n
即便是外族男子,只要肯入赘到汉人之家,也会有一笔丰厚安置款等着。
\n
这样的安排,不仅利诱了愿者,也在无形中侵蚀了族群归属的界限。
\n
时间一长,混血的面庞和新生的姓氏摊开地图看,便像水墨晕染一般淡化了原本的痕迹。
\n
终有一日,那些曾经割裂的民族仇怨,会在街市人流和新家的炊烟里慢慢消散。
\n
移民政策则更加雷厉风行,从富庶之地挑选三百万汉人,浩浩荡荡驶向三大行省。
\n
屯垦、筑渠、起新城,他们像锃亮的铁犁一样,将底层的土地彻底耕新。
\n
汉人家庭抵达异乡,少见的机会顿时显得无比诱人。
\n
每户实分百亩良田,五年之内什么税费都免。
\n
几乎不用盘算,大田新窝头已经有人管。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