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时我方悟透,其背后是熵增定律(趋向无序)与阴阳之道(动态平衡)的深层体现。世界存有规则,而规则必存缝隙与不完备处。若规则绝对完美锁死,宇宙即成死寂,再无演化生机。
\n
数学追求宇宙终极的精确,宇宙却展现着某种“模糊的精确”。没有绝对的一,只有无限趋近的一,这个无限趋近可能是大于一亦或者是小于一。那微末的零点零无限零循环一是何物?物质能量守恒似乎无法解释其作用。它非物非能,更像是一种抽象的规则体现,或是规则本身的‘孔隙’。它存否?或处于增与减的叠加态?还是这个事物与那个事物的分界线。
\n
宇宙或许本无绝对。它如一件由无穷线索编织的巨网(或源于极简原理)。科学与修道,皆在试图寻找那‘线头’。而寻得者,难免欲“拉扯”探究,这或引发连锁反应,如推倒多米诺骨牌,可能导致认知世界的崩溃与重生——是终结?或是跃升高维?甚至,高维与低维,孰高孰低?二维或有其至简之美。
\n
现今科学大厦基于四大基本力。若未来,我们的认知需构建于更深层的“平衡之力”(或曰阴阳调和,或曰大道至简的统一场)之上,彼时,它该称“科学”,还是更近于“道”?
\n
我见诸多惊人相似:伏羲女娲交尾螺旋、dna双螺旋、天体运行螺旋轨迹——其横截面,皆暗合太极阴阳流转之意象!细胞、原子、星系,在结构原则上竟呈现分形般的和谐统一!
\n
人体有基因枷锁(端粒、衰老)、大脑有认知枷锁(潜能未用)。而“三魂七魄”之说,或为古人对意识多维功能的朴素划分。
\n
我残破之躯魂,是为大憾,亦为大幸。诸多常人坚固的“枷锁”,于我早已松动破碎。这为我重筑道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塑性。
\n
那么,我该如何修行?如何筑基?
\n
我早已实证:我虽道基破损,却能斩灭诸多完整筑基者。这证明‘筑基’非止一途,强大源于不同的结构与能量运用范式。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