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活下去,是唯一的目标,也是最严酷的修行。
\n
最初的时日,与野兽无异。伤口在恶劣环境下缓慢愈合,化脓、结痂、再撕裂,留下扭曲如蜈蚣般的疤痕。体内的阴冷能量依旧盘踞,但或许是因为山野间稀薄却纯净的生机,或许是因为身体不再承受现代社会的各种隐性负担(污染、压力、低质食物),它的破坏速度似乎减缓了。高烧渐渐退去,但虚弱深入骨髓。
\n
我学习着。观察松鼠如何挑选和储存坚果,辨认它们啃食的树皮。模仿山狸,用柔韧的藤蔓和削尖的树枝设置最简易的绊索陷阱,放在小型兽类常经过的路径上,成功率低得可怜,但一次成功就能带来几天宝贵的能量。学习鸟类,它们啄食的树种、浆果,往往无毒。我学会了用一片锋利的燧石剥皮,找到干燥的枯草和桦树皮(内含易燃油脂)作为引火物,但生火极其谨慎,只在最深的山坳、无风的深夜,用最原始的方法摩擦取火,一旦烤熟食物或取得暖意立即用泥土掩埋,生怕一丝烟火气引来不必要的目光。我用宽大的芭蕉叶收集雨水,用中空的竹筒储水。
\n
当基本的生存不再时时刻刻与死亡擦肩,那沉寂的修行本能,开始苏醒。
\n
但我没有急于运转那残破的功法。而是先让自己真正成为这片山林的一部分。
\n
我坐在洞口的岩石上,一坐就是一天,甚至数天。看日升月落,云卷云舒,星辰流转。感受阳光的温度如何一丝丝驱散夜寒,山风如何带来远方的气息,夜露如何浸润干涸的皮肤。我俯下身,看蜘蛛如何耐心织网,看蚂蚁如何沟通协作,看蕨类如何在雨后蜷缩的嫩叶舒展开来。我的移动不再是为了赶路,而是为了更贴合这里的韵律——像豹猫一样轻柔潜行,像长臂猿一样利用藤蔓荡越(尽管最初摔得狼狈),像熊一样在厚落叶中打滚蹭去寄生虫。
\n
有时,我会对着一片在风中旋转飘落的槭树叶出神,仿佛能感知到它离别枝头的不舍与奔赴大地的坦然。有时,会观察一只屎壳郎推动粪球,为它的坚持和笨拙而哑然失笑。甚至有几只原本警惕的猕猴,在多次远远观察我这个不速之客、并接收到我无意中散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