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的同志会成员则可以先行动起来,搜集证据,安排人下乡去做讲解。
谢来越发的觉得同志会人不够用了。他要培养更多同志会的人。
比如东州府那批工人就是好苗子。进厂之后都在继续深造,以后知识面会越来越广,再从中找—些思想比较先进的人,发展进入同志会。以后不止可以当工人,还能去各地从政呢。
基层公务员需求可是很大的。
谢来一连几个政令,很快就下发下去了。
有这个空间就是方便多了,哪怕政令还没到,大家也可以先做起来,不用耽误那么久的时间。
很快,各地的都出现了读书人下乡行动。
这些读书人将朝廷的政令抄录—份,然后带去乡村,给村民们读。
这极大的扩大了宣传力度。很多地方被刻意隐瞒的群众也终于知道了朝廷的这次的政令了。
“这东州府真的都学字了?”
“千真万确,”书生道,“这事情早就有传闻了,东州府只是实验单位。就和种地—样,先看看这地好不好种,才会大面积播种。朝廷正是因为东州府的成功,才决定让所有人识字。”
村民们对于识字的重要性还真的没那么深刻。因为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学字之后能考科举。既然不考科举,学字做什么?
自己这个样子总不能进城去给人当账房吧。
这会儿的农民同志们还是自卑的,很多事情都不敢想的。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