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小说里写的一样,能带著舰队纵横诸天呢!”
抱怨变成了干劲。
虽然疑惑仍在,但工程师的天职就是解决问题,將蓝图化为现实。
尤其是当这项任务被赋予了如此重大的意义之后。
整个船坞3號基地仿佛一台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新的特种合金构件被大型运输平台源源不断送入。
来自总装的专家小组进驻,他们话不多,但对那些超常规的技术要求有著极深的见解,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
吕文博带著他的小组,负责协调舰体中段能量导管铺设。
这项工作极其繁琐,新的导管路径霸道地穿过了原有的工质输送管道和电缆桥架,需要重新设计布局,计算新的应力分布,確保不会在极端工况下发生灾难性失效。
他连续工作了二十几个小时,眼睛熬得通红,靠著高浓度营养液提神。
每一次遇到技术难题,与总装专家沟通时,他都能感受到对方知识体系的深不可测和某种经过实战检验的实用性。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有一次,他对一个能量接口的密封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按照传统標准风险过高。
那位看起来很年轻的专家只是调出了一份模糊的、似乎是从某次激烈碰撞或爆炸场景中记录下来的数据对比图。
“吕工,你看,这是我们在…呃,在一次极端测试中获取的数据。传统密封方案在这种量级的能量衝击和空间畸变下,存活率低於百分之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