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怨已久,心心念念想落井下石的;还有墙头草随风摇摆,试图左右逢源谋取利益的。
在这种时候,才能看出朝中重臣的心胸。
桓悦说:“王宣、杨凝、王知、章其言等阁臣以内阁的名义联名上书,请朕提防南朝从中挑拨。”
内阁阁臣可以说是大晋文臣能坐到的最高位置了,见事眼力远胜其他人。因此在桓悦明发诏书召明湘回京之后,他们的表态是请皇帝提防南朝。
首先,他们根本不信任南朝送回来的是真郡主,血脉这种东西要查证简直太困难了,何况现在的永乐郡主是先帝亲封、宠爱多年,如果推翻了永乐郡主的身份,不仅会引起朝野动荡,而且连带着先帝的面子也要受损。
同时,他们又考虑到了万一永乐郡主的身份当真有误,那么任凭她继续掌管鸾仪卫,带来的麻烦就太大了。于是他们又没有反对桓悦召明湘回京查证之举,只提醒桓悦‘提防南朝’。
内阁以隐晦的方式,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无论如何,至少在明面上,永乐郡主绝不能是假的。
而更令桓悦讶异的是,在云州学派第二次被崔瑛这等混杂其中的败类牵连,不得不引咎告老的叶问石,听闻这道旨意后,第二日就入宫求见。
叶问石和明湘之间,算是朝臣和永乐郡主间最坏的关系了。即使表面上还维持着友好、客气的假象,但实际上,以云州学派为代表的清流,和永乐郡主所倡导的方向实在是南辕北辙。永乐郡主厌恶清流,一向主张任用实务官员——而这恰恰是与清流背道而驰,令其最为不齿的浊流。
这无关私仇,但这比私仇更加难以调和。一旦双方有机会,那是毫不吝惜将对手打入万劫不复之地的。而章其言作为清流的代表,永乐郡主每一次攻击首当其冲的人,在这个即将回乡颐养天年的时候求见,桓悦很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