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与膛线紧密贴合,保证气密性。
\n
可第一批用模具铸造出来的铅弹,因为尺寸控制不够精确,导致了严重的卡壳问题,根本无法顺利推入枪膛。
\n
一时间,密室里充满了失败的阴霾。
\n
工匠们满心愧疚,跪在方寒面前请罪,认为自己辜负了主公的信任,玷污了这神圣的创造。
\n
“都起来。”
\n
方寒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怒气和不耐。
\n
失败,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n
这一切,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n
子弹这东西,不是这么容易就制造成功的。
\n
他拿起一根炸裂的枪管碎片,放入了【便携式材料分析仪】中。
\n
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了详细的金属成分和应力分布数据。
\n
“问题出在热处理上。”方寒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根源,“淬火后回火的时间不足,导致材料内应力过大,韧性不够。”
\n
随后,他又拿起一枚卡壳的子弹,用高精度游标卡尺进行了测量。
\n
“直径公差超了0.05毫米,模具需要重新修正。”
\n
他没有空洞地去讲解什么叫“内应力”,什么叫“公差”。
\n
他选择用最直接的方式,向这些工匠们展示,什么叫做“神技”。
\n
他亲自走到机床前,重新设定参数,当着所有人的面,用远超他们想象的精湛技艺,亲手加工出了一套全新的、完美无瑕的子弹模具。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