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日子,他几乎急得焦头烂额。
尤其是亲眼见识了火炮的威力后,更是寝食难安。
大明竟在武备上落后于蛮夷?
这简直是天大的耻辱!
按照惯例禀报父皇后,父子二人一筹莫展。
而这时,胡大老爷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
品着茶、闲谈之间,难题便迎刃而解。
或许这些见解未必完全契合朱标的心意。
但他不得不承认,此刻心中已然明朗。
不仅对火器制造之事有了清晰认知,就连日后继承大明基业该如何施政,也都有了明确方向。
这位不贪权势、只爱美人美食自得其乐的长辈,实在令朱标感到无比称心。
胡大老爷的提前告退,朱标也觉得情有可原。
经他方才那番剖析,大明朝确实存在诸多弊病。
而这些弊端,多数还是父皇引以为傲的政绩。
若继续深谈下去,恐怕就不止是争执那么简单了。
能提建议是情分,远离皇室纷争才是本分。
胡大老爷既已尽到本分-->>,自然该适时抽身。
想到这里,朱标方才回神。
转头却见父皇涨红着脸在那边喋喋不休。
细听之下,全是对胡大老爷的指责。
什么故作清高、不识抬举、目中无人
若在平时,朱标定会上前劝解。
可今日被胡大老爷灌输太多新观点,此刻只觉思绪纷乱。
有时候思考过度确实令人精疲力竭。
今日他实在不愿多。
甚至觉得让父皇发泄一番也未尝不可。
谁知这番消极态度,反倒激怒了朱元璋。
原本骂了半天无人应答就够恼火。
现在连亲儿子都不帮腔?
”朱标,你这是什么态度?”
”方才为何不替为父说话?”
”怎么?”
”觉得朕批评胡惟庸让你难堪了?”
”瞧你这副模样,倒跟那胡惟庸一个德性!”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连珠炮般的质问,朱标彻底懵了。
这
不过是没随声附和两句,就拿我出气?
谁还没点脾气了?
本就思绪混乱的朱标听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