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如果再给曾主事一次机会,他肯定选择追究到家丁白孔为止,不再继续深挖。
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选择错了就是错了。
到了这个时候,魏御史终于能松口气了,今天看来运气不错,自己并没有踩坑。
后面走势如何,主要看皇帝是否认可白榆的凯歌,反正自己没责任了!
如果皇帝认可,白榆就没事;如果皇帝不认可,白榆就是寻衅滋事。
不过话说回来,这位白百户确实有点门道,被陆炳打压到扫大街了,还能想办法造势逆袭,就算不成功也称得上虽败犹荣。
又听到白榆对曾主事说:“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那就是投降输一半,所以我建议你不妨现在就辞官。”
“不可能!”曾主事想也不想的吼道。
自己经历了十几年寒窗苦读,以及千辛万苦的一路考试过关,才成为万中取一的幸运儿,怎能说放弃就放弃,怎么舍得就此放弃?
再说你白榆只是搞了个凯歌噱头而已,后面还不一定怎样。
想到这里,曾主事咬牙道:“你不要太早得意,难道你敢保证,帝君一定会欣赏你的凯歌?
只要帝君不采用你的凯歌,你仍然什么都不是!”
白榆指着曾主事,对魏御史笑道:“他认知这么低,难怪才只是个六品主事。”
魏御史很想说,他的看法和曾主事一样,但还是藏拙了。
就在魏御史审案子的同时,嘉靖皇帝在永寿宫前殿召见了入直西苑的大臣们,商议献俘典礼的事情。
最近这些年,嘉靖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沟通大部分都是通过传纸条来实现的。
嘉靖皇帝有什么问题,就手书札子给大臣,然后大臣回奏。
而今天嘉靖皇帝将入直西苑大臣全部召集面见,由此可见嘉靖皇帝对这次献俘的重视。
其实现在国库艰难,大操大办典礼花销很大,但没人敢反对皇帝的兴致。
在对外战事方面,嘉靖皇帝憋屈了十多年,好不容易能爽一次,谁拦谁死。
已经老态龙钟的嘉靖皇帝坐在高台的蒲团上,十多个大臣按照文左武右的班位站成两列。
文官的班首是老首辅严嵩,武官的班首是缇帅陆炳。
首先发是礼部尚书吴山,这是典礼的牵头组织者,此时不急不徐的奏报着典礼筹备工作。
“其他如刑部、太常寺各衙门基本已经妥当,唯有锦衣卫进度滞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