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的官员,是不允许在官衙之外居住的,太祖皇帝恨不得让官员们除了吃饭睡觉,其他的时间都拴在衙门里干活,特意颁布了一套法式,各地的官衙,都要按照这套法式来营造。在官衙內,按照官员的等级修建住宅,称之为“后衙”。
在任期间,官员和家属就必须居住在后衙中。后衙和前堂之间,同样用高墙隔开。若是休息时间有急事,那么就需要门子皂吏传话。
国朝在这方面的法律非常严苛,大明律规定:
【凡有司官吏,不得於见任处所,置买田宅。违者,笞五十,解任,田宅入官。】
然而在嘉靖之后,这条法律实际上已经接近废弛。
路平就在衣锦坊有一套住宅,名义上的主人却是同年进士魏濬。
魏濬是福建松溪人氏,隆庆时,按察使邹善建立道山书院,收徒讲学。魏濬在书院学习期间,购置了一进院落,万历五年(1577)中进士后在京中和路平相交莫逆,后在户部观政,起家官是开封府推官,两人上任时,魏濬就將这套住宅转给路平“代为打理”。
院落不过一进,比起府衙中的官宅寒磣不少,路平却喜欢住在这里。
院门一开,门前就是小河,不时有经过的渔人贩卖新鲜的鱼虾,早晚都有各色各样的闽中小调,甚有情趣。官宅和私宅相比,就如牢笼一般。
“公子,今天怎么有空回来?”
“公子用过餐没?可要沐浴吗?”
宅子里住著一个老僕,是路家的老人,名李信。
又有一个丫鬟,名罗衣,取“风入罗衣贴体寒”之意,只有十三岁,是上任时家中路家老夫人特意从金陵买来。
二人见路平来到,都十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