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为我们助阵一般响起了一阵阵雷声,霎时电闪雷鸣,战鼓隆隆,运兵船就在数十艘海鳅船的开道下自天宋水门开了进去。
海鳅船一驶入城中,便用两侧的火炮对着两岸的守军一阵乱轰,只打得宋军惨叫连天溃不成军。紧随其后的运兵船,也陆续将其上的十万云翼军在岸上放下,只是入城后河道并不宽敞,虽说运兵船放下兵员急为快速,但十万人毕竟不是少数。再加上还有许多攻城器具,是以待那十万云翼军在岸边排好阵势后。已是半个时辰之后了。
接着只听一声令下,那十万云翼军便在海鳅船的掩护下黑压压地朝皇城杀去!
正当我等一路高唱凯歌杀向皇城之时,一声响箭由岸上的骑哨射上了船头,那是岸上骑哨与战船互通消息的方式,我知道必定是战局有变了。
果然,不一会儿徐格就慌慌张张地跑上前来说道:“置使大人,置使大人,骑哨来报,赵昀在水师的护送下驾着战船数十艘自保安水门逃往海上,骑军及城外的云翼军无从阻止……”
“什么?”闻我不禁大惊,这千算万算,怎么会把赵昀这条直接从皇宫挖往钱塘江的运河给忘了,这条运河是赵昀早就设计好的逃跑之路,本来是算好蒙古只有骑兵而大宋却有天下无双的水师,只待蒙古兵临城下时便由这条运河带着水师逃跑,这时却正好让他用上了。
“徐大人!”我当际下令道:“此处便交由你来指挥,务必功下皇城,郑带一百艘海鳅船,去追那赵昀小儿!”
徐格也知此事关系重大,略一沉呤便点了点头,只对我比了一个切菜的手势咬牙说道:“大人不可心软,务必斩草除根!”
我匆匆忙忙跳上一艘小船就走,来到城外跳上刘整的战船,让林白木点上一百艘海鳅船带上十余艘补给船随后跟着,补给船带着粮草、淡水、弓箭,以及海锹船作仗所需的火药、铁子等,由于担心一旦开战海鳅船铁子不足所以随船带着。
百余艘战船在钱塘江上驶了好一会儿,也不见宋军船队的踪迹,只好顺着钱塘江一路狂追,但在这暴雨中能见度极差,始终也看不到宋军水师的影子,但我仍抱着一丝希望往前直追。直至追到了大海……
在大海中要找一支船队,又能比捞一根针容易多少?我不由苦笑一声,难道是大宋气数未尽吗?难道这个腐朽的朝廷还要这样继续下去?这样下去还要死多少百姓?
等等……这时我突然想起这赵昀流亡海上又跟南宋的灭亡是何其相像,历史上的南宋也正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