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整理了背包,查看了一下这次出门需要的东西。一件外套、身份证、学生证、“未来”助学网志愿者身份卡、还有几百块钱现金。想了想,又在背包里塞上两瓶矿泉水。ok,准备的差不多了,看看时间,集合的时候快到了,文若仔细地查看了一次家里的门窗,这一次在外地要待上两、三天,门窗得关好了。还有水、电、煤气等等,都一一检查了一遍,文若这才背上背包,出门了。
文若是米阳省奉延市米阳大学的的一名普通的大四学生,这一次出门,是参加“未来”助学网米阳省分部策划的一次贫困山区失学儿童的调查资助活动。时间就定在了5月初,正好是大假期间,不用耽误他实习的时间,于是他便积极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之前“未来”助学网已经组织过一次捐款,用于采购这次下乡时将发放的一些新书包,铅笔本子、各类新旧衣物、图书等物资,当时文若就捐了200块钱,虽然不多,但好歹也是自己暑假里实习时省吃俭用省下来的3个月的生活补助费。
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文若乘坐公交车,顺利来到了位于奉延市城东的汽车站,在这里他将会合这一次“未来”助学网的另外四名志愿者,一同前往庆彬镇的大顶子村。那里据说有几户特别贫困的失学儿童家庭,而大顶子村离奉延市有近八、九个小时的路程,所以大家将集合的时间定在了早上八点半,希望能够早点到达目的地。
刚下车,文若就看见了这次活动的带队人——周航,他是“未来”助学网米阳省分部的直接负责人。这是一个十分热衷公益事业的中年人,50岁出头,当过兵,也曾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个头不高,带着一副眼镜,说话总是沉稳有利,行走间一副军人风范。
文若在前几次参加助学网策划的活动中,曾经见过周航,所以并不陌生。顶着小雨一阵小跑,跑到了周航面前。
“周叔,我没迟到吧?”
“没,时间还没到。再等等,还有两个人没来呢。”周航看了看腕上的表,抬头说。
“对了,这是聂辉,上次去宜山,你们应该认识吧?”周航拍了拍身边另外一个40多岁的男人的肩膀,问着文若。
文若看了看那人,嗯,的确是上次见过的:“认识,上次去宜山聂叔可是在活动中帮我指出了不少要学习的地方。”
聂辉笑着对文若点点头,递给文若一张面纸,说:“下雨怎么也不带把伞?这雨可淋不得,一不小心就会感冒的。”
“没事儿,这才多大的雨啊。我身体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