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涌的浪涛间忽明忽暗地漂荡。那明明灭灭的微光,恰似大观园池塘里摇曳的荷灯——那年元宵,她亲手扎的红莲灯浮在九曲回廊下,李纨教姐妹们行酒令,湘云醉卧石凳枕着海棠香,黛玉的笑靥比荷瓣还明艳。可此刻这渔火只能照亮层层叠叠的浪花,再也照不亮归乡的路。
\n
远处更夫梆子声穿透夜雾,梆子每响一下,便被海浪撕成碎片,与浪涛拍岸的呜咽绞成一曲哀歌。惊起的夜鹭扑棱棱掠过天际,翅尖划破月光,细碎的银辉洒落,在她单薄的影子上投下颤抖的鳞纹,宛如命运刻下的谶语。海风裹着咸涩的气息漫过堤岸,将她鬓边的银簪吹得叮当作响,那是母亲临终前留给她的遗物,此刻却像是在催促她咽下喉间翻涌的苦涩。
\n
她裹紧披风望向茫茫海面,忽见渔火丛中浮出一艘乌篷船,船桅上缠着褪色的红绸,恰似那年元妃省亲时大观园门前的彩绸。船夫摇橹的声响与记忆里宝玉读书的声音渐渐重叠,可待她定睛细看,船上只有几个佝偻的老渔翁,正将渔网沉入更深的黑暗。潮声愈发汹涌,在礁石间撞出白练般的水花,恍惚间竟像是那年抄检大观园时,王善保家的掀翻她妆奁的刺耳声响。
\n
月光突然被云层遮蔽,铅灰色的云絮如厚重的锦缎,将最后一缕清辉尽数裹住。海面瞬间陷入更深的幽蓝,仿佛被人泼洒了半坛靛青颜料,暗潮在涌动中泛起细碎的银光,像撒落的碎银沉入幽冥。唯有几盏渔火在浪谷间明灭不定,忽远忽近地跳跃着,如同她摇摇欲坠的归乡之念,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n
远处传来悠长的海螺声,呜咽般穿透潮湿的海风,凄厉如潇湘馆里黛玉焚稿时的呜咽。那声音似带着千般愁绪,万种情思,在空旷的海面上回荡。潮水卷着碎浪拍打礁石,与海螺声交织成古老的挽歌,仿佛在诉说着这片海域上无数离散的故事。
\n
栖息在芦苇丛中的水鸟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惊起,扑棱棱地振翅而起。它们雪白的羽翼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每一片羽毛都像被月光镀上了银边,折射出清冷的光芒。盘旋的轨迹在夜空勾勒出破碎的同心圆,恰似她这些年漂泊在海疆画不出尽头的圆圈。那些圆圈里,藏着父亲临终前浑浊的泪眼,裹着兄长远行时扬起的漫天黄沙,还有母亲缝在嫁衣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