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闯红灯还倒打一耙!”
\n
“外卖员手里的芯片是官方的吗?求链接!”
\n
评论以每秒数十条的速度疯涨,#外卖员芯片维权#的话题像坐了火箭,从热搜五十名外一路飙升,晚上十点零三分,稳稳地顶在了热搜第一的位置,后面跟着一个鲜红的“爆”字。主流媒体的反应快得惊人,《江城晚报》的官方微博首先转发了视频,配文:“真相不该被身份掩盖,权益更不该因职业打折。”紧接着,《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了短评《芯片照出真相,更照出权益保障的缺口》,文中犀利地指出:“这起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实则是社会阶层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当底层劳动者只能依靠‘芯片’这样的‘意外工具’来维护自身权益时,我们更该反思,常规的维权渠道是否早已形同虚设?”
\n
深夜的《江城晚报》编辑部里,记者陈默把烟蒂摁灭在满是烟渍的烟灰缸里,指尖在键盘上飞快地跳跃。屏幕上是他刚刚整理好的“外卖平台算法压榨实录”,文档里附着密密麻麻的截图:骑手王磊的9月考勤表显示他当月工作29天,日均配送时长14小时;系统后台的“超时预警”界面,红色的警告灯像永不停歇的警铃;还有一段骑手与客服的通话录音,客服机械的声音重复着:“系统判定您存在消极配送行为,扣除今日奖金200元。”陈默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窗外的城市已经沉睡,只有编辑部的灯光亮得刺眼,他想起下午采访老周时的场景,喉结忍不住动了动。
\n
老周的病房在走廊尽头,比李默的更狭小,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中药味。他半靠在床头,左侧肋骨处缠着厚厚的绷带,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眉头。他的妻子,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碎花衬衫的女人,手里攥着半张被撕毁的劳动合同,纸张的边缘被泪水泡得发皱、卷曲。“他们说这合同不算数,”女人的声音带着哭腔,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老周送了三年外卖,摔断了肋骨,平台只给了五百块慰问金,说他是‘兼职骑手’,不算正式员工。”老周别过脸,看着窗台上那盆枯萎的绿萝,浑浊的眼睛里布满血丝,嘴角动了动,最终只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n
这段采访视频被《江城晚报》放在了报道的最末尾,没有华丽的剪辑,只有真实的哭腔与沉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