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在往日,陈有才定会觉得大材小用,有辱斯文。
\n
但此刻,他想起陈福禄的话,竟郑重地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抱起那堆“账本”,找了个角落坐下,又从怀里掏出自己珍藏的、仅剩的几张纸和半截墨块,兑了点水,认真誊写起来。
\n
他这一坐,就是大半日。
\n
期间不时有人来询问、争执,老书记官疲于应付。
\n
陈有才起初不敢插嘴,后来见老书记官实在忙不过来,便尝试着依据自己誊写出的清晰记录,小声帮忙解释几句。
\n
他说话引经据典,有时难免迂腐,但条理清晰,记录分明,竟真的平息了几场小纠纷。
\n
老书记官惊讶地看了他几眼,态度缓和了不少。
\n
到了傍晚分发食物时,陈有才看着老书记官依旧用手抓、凭眼估的原始方法,导致分配不均又起怨言。
\n
他脑中灵光一闪,忽然想起《数术九章》中有“均输”之法。
\n
他再次鼓起勇气,提议道:“先生,如此分发易生纰漏。不若……不若先称出每日粮食总数,再按今日总工分均分,得出每工分可得之数,众人再按各自工分领取,岂不更加公平简便?”
\n
老书记官一愣,琢磨了一下,眼睛渐渐亮了:“咦?你这书生,脑子倒是好使!快!算算看!”
\n
陈有才立刻拿出纸笔,虽然计算工具简陋,但他数学功底还算扎实,很快便算出了标准。
\n
依此执行,分发效率果然大大提高,抱怨声也少了许多。
\n
这一幕,恰好被前来查看物资情况的陈福禄远远看到。
\n
他并没有上前,只是嘴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