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里,那张被师叔动过手脚的借据依然在最底下。他小心地拿起借据,下面露出那本薄薄的、字迹娟秀的笔记本(师母的遗物),还有几枚旧印章。
\n
东西都在,没什么特别的啊?师父到底让他拿什么?
\n
他有些不甘心,用手指仔细敲打盒子的四壁和底部。敲到底部时,声音似乎有一点点空!他精神一振,仔细摸索,发现盒底似乎有一个极细微的缝隙!
\n
他找来更精细的工具,小心地沿着缝隙撬动。终于,“咔哒”一声轻响,盒底竟然是一个薄薄的夹层!
\n
夹层里没有他想象中的金银珠宝,只有一本更薄、颜色发黄、用棉线装订的古书。书页是那种老式的毛边纸,脆弱得仿佛一碰就会碎。封面上用墨笔写着四个古朴的隶书字:
\n
《鉴古心经》
\n
陈墨白的心跳骤然加速!光是这书名,就透着一股子不同寻常的气息!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拿起这本脆弱的册子。
\n
翻开第一页,没有署名,只有一行略小的字:“夫鉴古者,非独观其形,辨其质,更须感其神,会其意。物有灵犀,通乎人心…”
\n
再往后翻,里面的内容更是让他大开眼界!这根本不是什么传统的古玩鉴定指南,里面几乎没讲任何具体的器型、釉色、款识特征,通篇都在讲一种玄之又玄的“心法”!
\n
什么“凝心静气,意守丹田,以神触物,以物观心”…什么“气随指走,感其寒温,辨其燥润,察其流转”…还有什么“物之喜怒哀乐,皆蕴于气,心诚则灵,自可感应”…
\n
这…这怎么看都像是一本…修炼秘籍?还是那种江湖骗子用来唬人的?
\n
陈墨白看得一头雾水,又觉得莫名熟悉。这上面描述的“以神触物”、“感其寒温”,怎么那么像自己那莫名其妙得来的“手感”?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