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在时光长河的流转中,四十年如白驹过隙,却又承载着无数的回忆与故事。
\n
今天,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当熟悉的面孔逐一出现,岁月仿佛倒流。曾经青涩的少年少女,如今已历经沧桑。
\n
围坐在一起,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曾经在课堂上偷偷传纸条,拉前排女孩的发丝……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片段,在欢声笑语中一一重现。我们分享着彼此的经历,感慨着世事变迁,感恩命运让我们重聚……听完陈梅讲的故事,马建国同学接着说道:
\n
我有两个姑姑,不过都不是奶奶生的,而是过去分在我们队里的知青。她们一个叫张琴,一个叫李静。
\n
奶奶特别喜欢知青。两位知青嘴巴也甜,他们叫奶奶干娘;叫父亲、妈妈大哥大嫂。我与妹妹叫她们姑姑。
\n
集体的时候,口粮严重不足,而且大多是大麦、燕麦,女知青们吃不惯。这时候,奶奶总是将极少的大米送给他们;还常常将他们叫到家里吃煮玉米,烤山芋。。。。。
\n
有件事想起来特别好笑:有天晚上张琴带回来一口袋豆子,黑色的,张琴让奶奶炒给她吃。奶奶叫她掏出来一看,原来是羊屎!
\n
一天中午,父亲正在玉米地里干活,突然有人高呼:“张琴跳河了!张琴跳河了!”
\n
父亲赶到河边,奋不顾身地跳进水里,好不容易才将张琴捞了上来。当时她头发散乱,双目紧闭,嘴里满是污泥。父亲不知如何抢救,索性一股作气将她扛到医院。
\n
由于救治及时,张琴转危为安;而父亲却为此大病一场:热身子进水,感冒转肺炎。
\n
到我上初中的时候,女知青们全部回城去了。张琴与奶奶、父母依依惜别;李静后来被推荐上大学,招呼也沒打一声。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对此也不计较,反而常常思念她们。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