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耐烦了,“我问的是第二句,这个‘云’指谁?”
那个秉笔太监逼急了,好一阵急剧思索,突然说道:“会不会指那个跟了杨金水四年的芸娘?”
“好脑子,就是她!”陈洪当即认可了,望了望落山的太阳,“备轿,去镇抚司诏狱!”
七月十四月亮已经圆了,升上东墙时,天也就刚黑不久。
一床,一桌,一椅;有月,有灯,有琴。
琴尘封在囊中,无书便懒得点灯,高翰文坐在北窗下的木桌旁,望着窗外朦胧的月色出神,感觉到了月光从门口斜洒进了屋内,慢慢转头望去,一片“南冠客思”尽在月写的脸上。
月夜比黑夜还静,院内的水洗衣声声声入耳,他的目光又慢慢移望向门外。
因有吕芳的吩咐,锦衣卫的人给院内送来了日常起居的动用,院子里两根木杈上横着一根竹竿,这头晾着两件刚洗过的男衫,那头还空着一截。
井边,芸娘从木盆里漾出自己的一件衣衫,也不拧,因防皱,提起来只是抖了抖,提着湿湿的衣走到竹竿前站住了。
她的目光望着竹竿上高翰文那一件长衫一件内衫出神,好一阵子才把自己这件女衫晾了上去。
女衫和高翰文那件内衫之间空着好几寸竹竿。
芸娘的目光忍不住望向敞着门的西间小屋,在这里看不见高翰文的身影,她慢慢把手伸向了竹竿,把自己那件女衫轻轻移了过来,紧紧地挨着高翰文那件内衫。她出神地又看了看,伸手把内衫掀开了一幅,将自己女衫又移过去几寸,然后将高翰文那件内衫的边幅悄悄地搭在自己的女衫上。
月光下,芸娘看着这两件搭挨着的衣衫淡淡笑了。
屋内,高翰文依然在出神地望着窗外的月色。突然,他身子微微一颤,院内传来了轻轻的哼唱声:
月光光,亮堂堂。
荷叶绿,枇杷黄。
苏南儿歌!
是芸娘在唱,高翰文倏地站起了。
阿母线,阿儿衫。
上南京,进科场……
高翰文循着乡音向门口走去,还没走到门边,芸娘却不再唱了。
他立刻又回身向窗前走去,可很快他的脚步又停了。
院门外传来有人开锁的声音,有人说话的声音,接着是院门被推开的声音,几个人的脚步声走到院内停住了。
高翰文慢慢回头望去,院子里有了灯笼光!
“是吕公公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