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兼顾)。以前有位朋友提醒我,说这文中的支线人物太多,以至于不细读分不清谁是谁。我也觉得。但是因为写得太随兴,难免凌乱,但每个人物的出场,都是有原因的。在读者看来多余的东西,在作者这里,往往跨越不过去。比如被很多人说反反复复的第四部分,但我恰恰觉得,如果不能顺理成章的让他们复合,那我就会一直罗嗦下去。像安若这种个性的人,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被搞定呢?又不是天真单纯的小孩子。根本不可能。回头说支线人物。比如静雅的戏份,按说不需要多。还有晴姨,她的戏份是可以全删的。安若婆婆的戏份也可以删。但我把这三个女人写了很多,是为了表达她们的故事吓到了沈安若。既然我不忍心让程小二真实出轨以至于安若绝然离去,就只好弄些别的来搅和。还包括安若的小傻妞属下丛越越要自杀,以及某位出轨的同事的妻子到公司来闹那两件事,虽然与正文无关,但这两件事,包括前面那几位女子以及紫嫣的经历,都给了安若强烈的心理暗示,令她对男人这整个物种都绝望,结果就是程先生代全体男士受过了。一个婚姻的崩溃,往往不是大事件,而恰是一件又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量变引发了质变而导致的。当安若对婚姻没期待的时候,她得过且过,一旦她投入了很多的情绪进去,而程少臣却没有任何改变,甚因为她的入戏而更加地放心,天性敏感的自我保全体质,令她迅速想要逃避。尽管她招了很多读者骂,可我还是要说,在这个婚姻里,至少一直到离婚之前的几个月,她是尽到了做妻子的本分的,而那位被宽容读者称作完美男人的程先生,倒是始终没什么身为人夫的自觉。他被妻子主动抛弃,实在是活该,而且最后的离婚,是由他拍板钉钉,而不是安若。事实上,在那种情况下,在他遭遇失了父亲与孩子的双重打击的情况下,如果他不想离婚,善良的安若是不会再强逼的。还有两个看似多余人物。一个是陈晓城,这个名字发音与小二无比相似的年轻人,其实就是一个恶搞符号。这个故事尽管是第三人称,但我的叙述角度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就是从安若的眼睛看整个的故事,程少臣的想法,永远无法真实的体现出来。所以我借了陈晓城的嘴,在他即将再度出场前,把他的其实并不浪漫的回头动机描述了一下。而且安若对陈晓城的态度也很值得玩味,她是个对任何人都友善的女性,唯独对陈晓城,算不上太友好。可见在她的潜意识里,她是把他作为程少臣的替身对他很与众不同,给过他特别的优待,也对他有排斥感。毕竟这孩子与那家伙确有相似之处,名字,特长,以及那一曲大黄蜂。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