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风澈笑着回礼,一一应答。李承明也在其中,见到他,立刻挤过来,压低声音说:“风澈,我爹昨晚说,官府在城西的废弃粮仓里,发现了那伙人的踪迹,不过还是让他们跑了,只留下了一个刻着莲花的木牌。”
\n
风澈心里一紧,又听到“莲花”二字,看来这伙人确实在四处留下标记,像是在刻意挑衅。他刚想追问,太傅便走了过来,笑着说:“好了,时辰不早了,该进讲堂了。”
\n
讲堂里摆放着数十张案几,风澈和李承明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没过多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夫子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卷《史记》,开始讲解“文景之治”的典故。老夫子讲得绘声绘色,从休养生息的政策,到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听得风澈渐渐入了神。
\n
他忽然想起在江南看到的重建后的村落,百姓们在田里耕种,孩子们在巷子里嬉闹,那不就是老夫子口中“安居乐业”的模样吗?而京城里的这伙人,却想破坏这份安宁,实在可恶。
\n
课间休息时,李承明拉着风澈到院子里透气。国子监的院子里种着几棵老槐树,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
\n
“风澈,你说那伙人找莲花玉佩,到底是为了什么?”李承明挠着头,一脸疑惑,“难道那玉佩里藏着什么秘密?”
\n
风澈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但肯定不简单。我娘亲说,那是她母家的传家宝,或许和家族的旧事有关。”他没敢把表妹失踪的事告诉李承明,怕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n
两人正说着,忽然看到一个穿着灰色布衣的少年,独自站在角落里,手里拿着一本书,却没有翻看,只是望着远处的宫墙,眼神有些落寞。那少年风澈有些印象,好像是吏部尚书家的小儿子,名叫苏墨,听说自幼体弱,很少出门。
\n
“你看苏墨,”李承明悄悄指了指那个少年,“他好像总是一个人,不爱和我们说话。”
\n
风澈看着苏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