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公主
首页

第 22 章 第 22 章

召回长安。到底是和六妹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他对六妹的回长安,就一点反应也没么?”

被为难的小厮苦笑:“太子殿下,您也知道杨三郎脾性桀骜。是您安排杨三郎去陇西边军历练的,这么急急地把人召回来,杨三郎会不高兴吧?”

太子隐怒:“脾气大的他!青梅竹马回到长安,他关心难道不是正常的么?非要等李氏被洛阳韦氏笼络去了,他就高兴了是吧?让他回长安来,想练兵的话,孤给他羽林军中的职务。

“他的任务,首要就是和六妹搞好关系,将金陵李氏给孤拉拢来!”

如此一番,自然有快马加鞭出了长安,前往陇西去寻杨三郎。

太子希望在丹阳公主的婚事上,安排的能是自己的人。

而自己人中,杨三郎杨嗣从小和暮晚摇青梅竹马,又一直是太子的伴读、洗马,是最值得信任了。

--

于是整整一年,暮晚摇都被夹在太子和李家的谋算中。一边是杨三郎,一边是韦七郎。

岭南的书信依然往来,但因为距离太远、书信不方便,暮晚摇起初还关心过二郎,后来跟着太子忙碌,她压根将岭南的二郎忘到了脑后。

当日岭南潇潇暮雨中的少年郎君,不过是氛围所托出的情愫罢了,又有什么重要的。

暮晚摇从最初的偶尔问一句二郎书信,到后来即使对方来信了,她也不问不看。

知道公主的兴趣已经过去了,春华等人也不再拿二郎的信烦公主。

不过二郎信中内容有趣,会与他们讲一些岭南风情、传奇。春华、方桐等人每月看二郎的信,都看得津津有味,争相传阅。

这一年的十月份,石生如自己预算的那般,得到了广州被派去长安科考的名额。

这一年,家大郎娶妻后,家中就将办完婚事后剩下的所有值钱物置换成了金锭,全都塞进了二郎的包袱。

刚过完年,他们就催促二郎去长安,不要误了二月份的科考。

而整日喝酒、对儿子前程从不过问的父,在二郎要离家前一夜,将二郎叫到了屋中。

毕竟自己父亲曾是中过进士的,二郎当然要听一听他父亲对自己的考试有没有什么建议。

建议倒是没有的。

但父也确实给二郎做了安排:“……我是远离长安圈子久了,没什么能帮你的。但我有个老友,现在是太学博士。不过是个六品的小官,也没什么前途,但正好对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