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那粤军连长看着对面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139师士兵,又回头看看自己这群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手下,长叹一声:“唉……长官,我们也是没办法……当官的都跑了……弟兄们只想有条活路……”
\n
“愿意打鬼子的,跟我们走!保证跟139师的弟兄同吃同住,打鬼子绝不含糊!想回家的,把枪交了,我们发路费干粮!”139师的连长朗声道。
\n
最终,大部分溃兵选择了接受整编,少数领了干粮路费,千恩万谢地往家乡方向走去。类似的场景在防区内不断上演。
\n
而李云龙、丁伟、黄木生、周志明率领的四个支队,更是像四股活跃的溪流,迅速渗入广阔的乡镇农村。他们打着139师的旗号,但更多的是以工作队的面貌出现。
\n
在来安县的一个偏僻山村,李云龙叉着腰,对着被召集起来、面带疑虑的村民们大声说道:“乡亲们!我们是139师的!不是土匪,更不是那些狗日的溃兵!鬼子打下了南京,在盱眙杀了我们几千同胞!(加入具体本地化惨案信息)他们迟早会过来!咱们不能等着挨刀!”
\n
他话锋一转:“但是,跟鬼子硬拼,咱们现在人手不够,家伙也不行!所以,第一要紧的是活下来!怎么活?听我们的!粮食,不能藏在家里,得找隐蔽的地方挖地窖藏起来!村子后山那个狐狸洞,我看就挺好!老少娘们,鬼子来了就往山里跑,别舍不得坛坛罐罐!我们派同志教大家认鬼子的脚印、听枪声远近……”
\n
丁伟在天长县的集镇上,则组织了一场简单的诉苦会,让从南京、盱眙逃难过来的难民讲述亲眼所见的日军暴行。血淋淋的事实,比任何宣传都更有力,激起了民众的恐惧,更点燃了仇恨和自救的决心。
\n
周志明在高邮方向,则利用水道优势,组织渔民组建了水上侦察队,负责监视湖面动向。同时告诫民众,高邮目前尚未沦陷,但需提高警惕,提前准备。
\n
整个防区之内,仿佛一台沉寂已久的机器,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