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418旅,四个步兵团。但这四个团,我们要编成加强团,每团额定2700人,但目前先按1500人的骨干架子来搭,留出名额,迅速招募新兵补充。”
\n
“四个团,10800人的主力,负责正面阻敌、机动作战。那么剩下的五千多人呢?如何安置?”王光道问道。
\n
“这就是关键!”王林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我们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更不能只盯着正面硬扛。我们要扎根!要把这江淮大地,变成我们的地盘,变成日寇的泥潭!”
\n
他走回桌旁,手指重重地点在四个县的位置:“除了明面上的四个主力团,我决定以剩下的精锐骨干为基础,组建四个独立支队,每个支队约1200-1500人,由李云龙、丁伟、黄木生、周志明分任支队长!他们的任务,不是集中起来打大仗,而是分别深入到这四个县的多村、乡镇去,发动群众,建立政权,组织民兵,发展地方武装,开辟巩固的敌后根据地!”
\n
钟光邦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妙处:“妙啊!主力团在前面顶住,吸引日军注意力。四个支队像四把犁,深深犁进这片土地,暗中发展壮大。主力团和支队互为犄角,相互支援。日军若进攻主力团,支队就在后方袭扰其补给线,打击其小股部队。日军若清剿支队,主力团就可寻机出击,端其老巢。如此一来,进退有据,攻守兼备!”
\n
“正是此意!”王林点头,“而且,以支队形式分散活动,目标小,机动灵活,更容易发动群众,也更利于应对日军的扫荡。这四位团长,都是独当一面的将才,让他们去经营一方,再合适不过。”
\n
王光道思索片刻,补充道:“我完全同意。此外,师部还应保留足够的直属部队:炮兵营、骑兵营、特战营、工兵连、通讯排、侦察连、警卫连。总兵力约两千人,作为总预备队和核心打击力量。”
\n
关于后勤保障,”王林接着强调,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调整,“撤销原有的集中式后勤保障团编制。我们将后勤力量下沉,强化一线自主保障能力,同时加强师一级的统筹管理。”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