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诸部落共享权力的需求,也是游牧民族军事民主制度的反应。
因为按照这种极其夸张的追封模式,绝大部分鲜卑头人、贵族都可以远追血缘,到这些所谓的28位先帝上。
也就是说,大家都是皇族后代,谁也不比谁差。
可是孝文帝改制之后,明確只有道武帝拓跋珪的子孙算是宗室。
其余原有的“皇族后代”和异姓王一律降爵,逐渐排除在核心圈子外面。
等孝文帝之子宣武帝即位后,更是喜欢重用近亲宗室。
包括元叉等一大堆远支宗室,都被排挤到羽林军中,当不受待见的“武人”,更何况一般的鲜卑人呢!
至於来自六镇的高欢、乐举之流,更是被当作草芥一般。
总之,北魏统治阶级內部的裂痕,已经被许许多多有识之士看在眼里,继而点燃了他们的野心。
比如正在抬头望月的高欢,他便將赌注压在了起义一方。
“贺六浑,到你了!”
朝高欢走来的,是代郡太守叱罗珍业,虽地位宛如云泥,可一直对高欢亲近有加:
“元刺史接见城中僚吏豪强,直到现在才歇口气,呆会你可別有怨气。”
高欢笑了笑,他心里哪能没有怨气!
若不是当日他劝说对方,留在恆州观察形势,元顺怎么可能有机会重返平城执掌军权?
而且还是他和厙狄洛一道把元顺送回来的。
好了,现在把我晾在外头整整一天,摆什么宗室子弟的臭架子!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