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还是有名的才子,十六岁便通晓《杜氏春秋》,早年就和贾思同相交莫逆。
“仕明兄所料不差,元叉还是不能容我。差点误了兄台性命!”
此事要从几年前说起。
凭藉宗室身份和贤名,元顺很早就当上了黄门侍郎。当时正值元叉掌权,可他偏偏不元叉拜谢。
不仅如此,他还“鯁言正议,曾不阿旨”,把元叉得罪了个够,於是被赶到恆州任刺史。
按旧例,镇守旧都的恆州刺史会兼任“都督恆州诸军事”,有时甚至还会兼督朔州、肆州。
可偏偏元叉只给了元顺安北將军的空衔。
这直接导致沃野、怀荒起义后,元顺竟然调动不了一兵一卒!
“愚弟是去齐州。”元顺继续解释道,“六镇动乱的当口,元叉怎么可能让我留在塞上,让我有机会执掌兵权呢?”
可贾思同还是不太明白,自恆州去齐州,走那条路都比经过旋鸿县要近。
“我听说柔玄遭难,心忧贤兄便往北边绕绕路。果然在这里遇上了!”
元顺撇了一眼仍在四週游盪监视的旋鸿游骑,狠声道:“司马仲明生怕我恋栈不去,又担心我投奔六镇,所以派人沿途监视。结果连累了你。”
贾思同大惊,“子和是说新任的恆州刺史是司马仲明?怪不得这些游骑操一口陇西口音。”
这司马仲明可不是个好东西。
他本是东晋皇室后裔,早年间任凉州刺史时为非作歹,极度贪婪残暴,因而被免职论死。
不过这个年头好人不长命,祸害总是活千年。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