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住在城里的“狱卒”六镇鲜卑,还是住在城外的柔然、高车、中原流放犯的后代都是非常熟悉兵民合一的体制。如果能有效依託北魏的体制,要將他们组织起来並不是什么难事。
经过前几日的会议,卢喜、乐举诸人摇身一变成为了都督府的属吏和实际掌控人。
他们在简单向镇民解释原委打出“清君侧靖国难”的旗號后便以都督府的名义,要求怀荒所有镇兵牧民以户为单位充入军中,每户出一男子为正兵,其余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为辅兵,原来就在镇中当兵的就儘量以原先的编制为准,再由都督府诸人分別点选、组织自己的人马。
在快速的动员组织后,都督府组织起了四个军,分別是:
前军贺赖悦部,约四千多人,主要以贺赖家的旧属为军官,城外细民为主力。是五军中人数最多的,远远超过了一个军的编制。所以实际上贺赖悦乾脆任命了四个属下为军主,分別统领一部分人马。
左军丘洛跋部,近四千余人,规模仅次於前军。这是因为丘氏本来就是山北游牧的胡人之后,在设立六镇后其族人仍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內依靠血缘和族属保持了鬆散的组织。左军这些人基本上就是以丘氏族人为主力,辅以笼络来的城外细民。由於人数也不少,丘洛跋也任命了族中子弟为军主帮助统领队伍。
右军徐颖部约两千人,但细论实力其实丝毫不下与贺赖悦或丘洛拔。因为徐颖祖父当过怀荒镇將,在镇里多少有点故旧根基,所以他能笼络的都是城中镇兵、官差,本身就具备了完整的军事编制。而且当日大乱之时,徐颖选择的是先占有武库,所以此部兵器甲仗最为齐备。由於人数不多,徐颖就自任军主,再提拔几个亲旧填充幢主的空缺。
剩下的则编制为乐举直接统领的中军,三千多人而已,但是论文化水平和单兵实力则是第一。
乐举拉上慕容武和卢喜,他们几人都扎根官寺、军队多年,几乎大部分镇中吏佐都投靠了他们,光这些人就有近五百家【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