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弱的、周期性的电势起伏,会不会对束流中心的粒子產生一种额外的软约束,从而抑制边缘粒子的逃逸?”
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实验室內,足够汉斯·穆勒团队成员们,听得清晰,听得明白。
汉斯·穆勒教授猛地回过头,像是一只受到触动的猫咪,应激反应很强烈。
他们之前的模型確实將鞘层处理得过於理想化了!如果苏阳所说的这种“软约束”真的存在……他立刻召集团队,根据苏阳的猜测,重新修正理论模型,並调整了实验参数。
数小时后,当新的实验数据从原子束源原型机中传来时,整个控制室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能量弥散度,奇蹟般地从0.02%一举降低到了0.008%,距离目標仅一步之遥!后续通过对这种“周期性电势起伏”的频率和幅度的精细调控,最终稳定在了0.01%的惊人水平!
几乎是同一时间,苏阳又出现在莉娜·霍夫曼的实验室。
莉娜正为纠缠光子对在特定磁场梯度下出现的“模式串扰效应”导致的测量精度下降而苦恼。
这种串扰效应非常微弱,难以捉摸,却像幽灵一样干扰著最终的定位精度。
苏阳看著复杂的光路图和磁场分布模擬,沉吟片刻,对莉娜说道:“霍夫曼博士,我有一个想法,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需要你们去验证。如果这种模式串扰与磁场梯度的非线性响应有关,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主磁场之外,引入一个微弱的、但频率和相位都经过精密调製的『动態补偿磁场』?利用拍频或者非线性中和的原理,主动抵消掉这种串扰?”
听到苏阳的话后,莉娜·霍夫曼的蓝色眼眸瞬间亮了起来,这是一个船新的思路。
动態补偿磁场!这个思路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座灯塔。
她立刻带领团队,根据苏阳的意见,设计了一套全新的磁场补偿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