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
巨大的全息投影在会议室中央展开,首先呈现出的是“织梦者”的初步设计蓝图和技术指標。
这套装备,其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远超外界想像,比起与国家联合攻关的“超高精度原子级製造装备”还要高出一级不止,在精度的要求上,差距明显很大。
它不仅要实现对奇点碳材料的原子级精准操控和规模化製备,更要集成多种原位表徵、缺陷检测与修復单元,目標是打造出一条从原子到晶片的、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未来生產线。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穆勒教授,霍夫曼博士,”苏阳看向两位材料学巨擘,“国家联合攻关团队那边,由陈老和我负责宏观协调。但在具体的技术实现和设备研製上,你们两位,以及你们带领的团队,將是绝对的核心。这套装备,我称之为“织梦者”,取梦想成真之意。它的任务,是为我们稳定、高效地生產出符合需求的、近乎完美的苏氏碳膜v2.0版本。”
汉斯·穆勒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著兴奋的光芒:“苏总,织梦者的设计理念非常超前。如果能实现,它將是材料科学和精密製造领域的一场革命。我们团队有信心,在您的帮助下,一定能成功!”
莉娜·霍夫曼也补充道:“是的,特別是其中关於量子点精確掺杂和原子级缺陷修復的模块设计,一旦实现,苏氏碳膜v2.0的性能,將比我们目前在《siene》上发表的v1.0版本,至少再提升一个数量级。
苏阳点了点头,隨即投影画面切换,呈现出一系列更为复杂、更为抽象的理论模型和网络架构图——这便是“织梦者”计划的核心概念。
“凌峰,费米博士,”苏阳的目光转向两位算法与理论的构建者,“织梦者为我们提供了最锋利的剑,我希望,基於苏氏碳膜v2.0的强大性能,以及我们初步验证的易数逻辑与进化之网(enl)的潜力,构建一个全新的、能够自我学习、自我进化、並最终具备类人认知能力的ai原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