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4年,段思平在邓川视察农业的时候去世,其子段思英继位,改元文经。
文经二年(946年),段思平之弟段思良联合相国董迦罗发动政变,逼段思英退位出家。段思良在大理政权建立过程中出过不少力,颇有功劳,在段思平在位期间他也颇受信任,是王族中的实力人物。他逼侄逊位后,成为大理第三代皇帝,改元至治,在位6年。从此大理皇位的继承由段思平一系转到了段思良一系。
951年,段思良去世,諡號圣慈文武皇帝。子段思聪立。段思聪时期,迅速膨胀起来的高氏已经取代董氏,成为朝政大权的实际控制者。段思聪在位17年,用过三个年號,明德、广德、顺德。
960年,宋朝建立,开宝元年(968年),大理致书宋朝廷,要求通好。
开宝二年(969年),段思聪卒,子段素顺立。同年,大理东部发生边乱,延眾镇长宗奇、求州首领代连弄兔,攻陷糜乃等三邑,段素顺派都统、长皇叔、布燮段子標,都监三军、礼乐爽、长駙马、布燮段彦贞等统军平定边寨,诛代连弄兔等,同时討伐了郎羽、阿房、田洞,会集三十七部首领在石城(曲靖)会盟、颁赏。
段素顺碰上赵匡胤南征,赵匡胤鑑於唐朝的失败,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说“此外非吾有也”,大理国得以保全。后继者段素英篤信佛教,刺文著述《传灯录》举行开科取士,以和尚读儒书者应考,这些人称“释儒”,官吏多从释儒中选任。在位24年。其子段素廉在位13年,无所为。
段素廉死后,侄儿段素隆继位。段素隆不乐为帝,禪位为僧,开了大理皇帝禪位为僧的先河。侄儿段素真继位。后来段素真禪位为僧,孙子段素兴继位。諡號圣德皇帝,故史称大理圣德帝。
段素兴“性好游狎”,又好大喜功,“广营宫室於东京(昆明),多植草,於春登堤上植黄,名绕道金棱,云津桥上种白,名縈城银棱。每春月,挟妓载酒,自玉案三泉,溯为九曲流觴。男女列坐,斗草簪,昼夜行乐。”“又有遇歌则开,有草遇舞则动”,於是段素兴“令歌者傍,舞者傍草。”“素兴在位,荒淫日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