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更加合理。
    现在新增院校看上去与改革目的相悖,但却是完善军队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
    五大战区都要有军士院校,那就是要新组建无所军士院校,按照军区部队的规模,都得是能容纳数千人的大学校。
    这得花一大笔钱。
    李干体的建议非常具体,他认为,义务兵晋升下士的话,针对一些技术岗位,应当在军士院校接受最少1年的培训,初级军士晋升中级军士、中级军士晋升高级军士,要过这两道坎,必须要在军士院校接受2年的脱产学习。
    说白了,就是把军士当成提干的准军官来进行培养。
    这样一来,军士在军中的地位就大大提升了。
    军士是军中之母,部队的骨干是军士,不夸张地说,一个连队里可以没有军官,但决不能没有军士。
    一支强大的军士队伍是部队战斗力的强有力保障!
    李干和第三舰队提交的报告很快就呈到了最高统帅部,上层对此非常重视,很快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军士制度推出,需要经过大会批准,个月也走不完这个流程。
    军士制度实施后,还会对召回士官产生影响,而且是积极的,按照具体内容来看,胡伟江这一批人将会是海军部队的一批幸运儿,而且很有可能是唯一一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