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级,最大载重在150吨左右,c-5的最大载重要少一些,只有130吨,而安-124达到了150吨。
    李干更加倾向于学习安-124的技术,它独特的前后货仓门设计,使得其能够容纳更多种类的货物。
    而150吨的最大载重,使得该机能够搭载2辆60吨级的主战坦克和1个步兵连的士兵,进行4000公里距离的飞行。
    李干打定主意,价格合适的情况下,他会多买一些,把技术连同整机都买回来,满足空军急切的需求。
    相对于图-160,安-124可就便宜太多了。
    在飞机上,随同考察的国防装备发展局局长唐德功悄悄低声对李干说,“李局长,战略轰炸机是国防装备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和战略核潜艇有同等意义,上面一再强调,要补足这块短板。”
    “老毛子开价是贵了一些,但价格不是没有得谈,就这么放弃,太可惜了。以后可就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国防装备发展局是政府部门,和李干担任局长的军事装备发展委员会是不同的,后者更关键,因为党管一切。
    李干的众多职务中,有两个是极其关键的,一个是军事装备发展委员会技术审核处处长,这是军队系统,另一个是国防工业拨款委员会项目管理局局长,这是最高统帅部的组成机构。
    后者最为重要,分量最重。
    李干很明白唐德功的担忧,毕竟两国以后的关系会变成什么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