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人,还以为您是岁岁刚满十八、待字闺中的姐姐呢!”
\n
远处传来萱姨带着笑意的骂声:
\n
“滚蛋!小兔崽子!”
\n
九里跑出春来巷,才发觉脚底发酸,微风吹过,更是觉得一身凉意。他赶紧抱紧怀里的布袋,快步往家走,心里暗自庆幸,还好没被付逖和足斛看见这副红着脸的狼狈样,不然他俩指不定要怎么调笑自己。
\n
九里家的门外种着两棵杏树,约莫有三四米高,刚巧高过屋顶,树干粗得快赶上成年人的大腿。听母亲说,这两棵树是生下九里那年,父亲亲手种的,和九里同岁。
\n
父亲当时说,希望九里能一辈子幸幸福福,更希望他能像“红杏出墙”那样,闯出困住春意的院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九里虽然觉得父亲对诗词的理解总有些特别,但也觉得世间诗词文字,本就该有千万种意思,。
\n
小时候,九里曾和同村的小孩起争执,吵完架后坐在院子里的石墩上生闷气。父亲看到了,就坐在他身边,慢悠悠地说:
\n
“做人做事、与人交往,不是‘我的道理对了,你的道理就错了’。每个人经历的事、当下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自然各有各的道理。要是你不管站在哪个角度想,都觉得跟你争论的人‘道理狗屁不通’,要么就别跟他浪费口舌,要么就用拳头揍一顿,再跟他讲道理,有些人啊,就得用拳头才能听得进去道理。当然,最关键的是,要是打不过,一定要跑得快。”
\n
可直到父亲病重去世,九里也没见过他用“拳头讲道理”的样子。
\n
九里推开院门,就见母亲坐在里屋门口,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缝制一双布鞋。母亲抬头,用锥子轻轻挠了挠头发,问:
\n
“回来了?”
\n
九里应道:
\n
“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