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铁路,有了一种熟悉的感觉。那就是这里铁路都是修建在与嘉峪关那边近乎一样的厚重的石头地基之上。
既是河堤也是铁路。
所以这造价又增高了不少。
而且这还是依旧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的。比如从平凉府往西到兰州府之间的道路。要通过瓦亭关六盘山。这是最难啃的一段路程,只要这一段路程修建好之后,虽然到了兰州乃至于嘉峪关一带,还是有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比不上这里困难。
而今平凉府城之中,有很多仓库,囤积了大量修建铁路的物资,铁轨,枕木,乃至于各种铁制零件。只能修通这里之后,就能以很快的速度铺设到贺兰山下。
当然了,贺兰山下又有其他问题,比如说风沙,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总体上来说,并不是没有办法的。总是工程量太过浩大了,不管是盘山还是打洞,都是要在这里硬生生挖出一条大路来。朱祁镇却明白,他有生之年,很可能就看不到这一条路贯通到西域的时候了。
不过,铁路修建力量也慢慢的培育出来。
之前铁路修建工程技术人员都是少府麾下的,可以说是从铁厂那一批人之中分出来的。
都不是太成熟的。
毕竟铁路本身就不是太成熟的技术。
也犯过大大小小不知道多少错误。但是而今也逐渐成熟起来。也是因为西北铁路的艰难困苦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不管是爬上的能力,还是防止洪水的能力,甚至修桥的能力,而今他们修过最大桥梁,还是在西安附近的渭河铁路桥。
而今还没有在黄河上架桥的能力。
估计大部分东部省份的铁路,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朱祁镇暗道:“大规模铁路建设可以着手准备了。”
换乘铁路之后,朱祁镇的速度加快了。很快就到了西安。住进了故秦王府之中。
而今秦王已经被封道南洋了,这些府邸就被查封了,成为皇家的产业。怎么处置还没有一个定论。
毕竟,王府的规格是不能让别人用的,但是如果好好的王府都拆了,也是极大的浪费。
朱祁镇之前关注点,都在如何将藩王安置在南洋,对于这些因为迁徙藩王而产生的副产品,也没有多大关注,此刻看来,秦王府本身就是一个小一号的紫禁城而已,朱祁镇住在里面有一种回到北京的感觉。
但是北京城的维修与修缮,每年少说一百万两打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