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做出的决定,内阁要为之背书才行。
韩文说道:“臣为陕西巡抚,在陛下面前,直奏事,有何可慎的地方?还请丘阁老好好说说。”
丘浚听了,顿时暗怒。
其实他倒不是对韩文所说的事情不相信,而是他对韩文这种不讲规矩的事情,大为不满意。
诚然陕西巡抚放在大明也是能算入重臣之列的。朱祁镇对这种重臣的奏疏,从来是从司礼监直入乾清宫的。之前朱祁镇是自己批阅,但是而今精力不济,固然是让内阁处置,但却也先行过目,虽然不全部看,浏览一些,抽出几本批阅。
所以,这就是韩文所的直奏事的权利,也就是他向皇帝进,在程序上不需要任何转呈。
但是即便韩文有这个权力,他就不是丘浚的下属了?
笑话。
大明文官都在内阁之下,即便吏部尚书也要低头,何况一个小小的陕西巡抚。越级奏事,从来是大忌。
韩文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已经多次上奏此事了,但是户部一直不给钱,而陕西从来是一穷省,而今也是如此。省里能支援宁夏的钱粮根本没有多少。他也是不得不为之。他或许能走程序,但是有不知道多少百姓,嗷嗷待哺,却是等不了程序走完的。
朱祁镇说道:“好了,宁夏怎么了?”
韩文说道:“陛下,从正统四十年来,宁夏旱灾地震连接不断,几乎年年有震与大旱相连,赤地千里,白骨暴露,实在非太平盛世之象。”
“怎么赈的灾?”朱祁镇问道:“难道户部没有拨款吗?”
宁夏的情况,朱祁镇并非不知道。
只是但凡赈灾,朱祁镇从来没有不批的,甚至是宁可多批不会少批的,而今朝廷钱粮不缺,在这上面更是肯花钱。而且大明文官的赈灾能力并不弱,毕竟大明这些年称得上是多灾多难,赈灾根本是传统艺能了。
一般情况下,赈灾款到位。朱祁镇就不必多操心,即便操心,也是在赈灾之后,将在赈灾之中揩油的官员,一一处置了。
所以,他以为宁夏也是如此。
“拨了。”韩文说道:“但是不够。”
丘浚说道:“此事,臣知晓一二。宁夏赈灾款是按户部的章程,依照以往最大的成例来的。”
大明各种自然灾害特别多,所以户部就形成了类似于预案一样的东西。报上来的灾害分级,然后拨款的。
韩文说道:“陛下,如果再不妥善处置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