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把它提出来。提出来干什么呢?加以论说,这个论就是发明义理、抉择是非,使令我们断疑生信。
\n
最后叫导读,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只有三个讲次,所以我们这一次的内容,主要的是删繁取要,并没有摘录全部的文,所以叫导读。
\n
天台智者大师造,这个大家容易清楚。
\n
总共要破除十种疑惑,我们先看第一个,修习净土者你要破的第一个疑惑是什么呢?
\n
甲一、舍离众生疑
\n
我们往生净土了,是不是就是我们心中舍离了众生呢?这个疑惑要破除。我们看乙一、征问,先提出一个问,大家请合掌:
\n
乙一、征问
\n
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祗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n
我们修净土的人,第一个要破的疑惑,就是舍离众生的疑惑。我们把问的地方简单的消释一下:
\n
三世的诸佛跟十方的菩萨,他的内心都是以大悲为他的业用。初心菩萨在修行的过程,很多地方都是等同声闻来修学的,特别是要誓断一切恶。菩萨刚开始在清净自己身口意罪障的时候,他的所作所为跟声闻人是完全相同的,那我们怎么判定这个人是声闻还是菩萨呢?就是发心不同。
\n
声闻人为什么要清净身口意呢?他是为了自身的安乐,叫出离心。菩萨为什么要清净身口意呢?他是为了利益有情,才清净身口意的,叫大悲心。所以说三世诸佛菩萨,表现在外的身口意是有差别的,但是他们的内心,都是以大悲心为业用,这一点是相同的。
\n
好,这个地方就讲到他的根本,既然我们要有大悲心,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就应该希望能够救度一切如母的有情众生,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要生生世世留在三界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