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是一个圣人,也要为他的罪业付出代价。当然圣人在受果报的时候,没有痛苦,没有痛苦是一回事,只要你过去的杀业在,就算你是一个圣人,你照样要受这个如梦如幻的痛苦果报,这个因果是不能空的。
\n
我们要把空跟有分开来看,比如说你拜佛,你在拜佛的过程当中,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皈依,身口意这样的造作,它是不是生灭变异的?你也可以说拜佛的本性是空,因为它是生灭法,你看你拜完佛以后,那个拜佛跑到哪里去了?找不到,那个影像找不到了。
\n
但是这个拜佛,在你的生命当中,累积了一种功能、一种潜伏的功能,那个功能不能讲空,它会引导你的生命趋向安乐的果报,这种潜伏的功能你不能讲空。
\n
比如说你造了杀业,你杀死一只蚂蚁,你在杀的过程当中,是生灭法,剎那剎那生灭,但是你造完以后,累积在你心中的那个功能是不空的。
\n
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诸法皆空,因果不空,这个地方你要清楚,你不能以理碍事。所以菩萨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菩萨他也知道净土是自性空、娑婆世界也是自性空,但是他还是炽然的求生净土、炽然的广度众生,这二个没有障碍的,理不障碍事,事也不障碍理。
\n
这个地方,大家要好好体会。这个地方,说明往生净土是不违背二空真如之理的,因为一个是理、一个是事,这两个是没有冲突的。
\n
下一段就说明唯心净土的问题,这当中有三小段,我们先看第一小段:
\n
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
\n
这个地方是一个简略的说明。说佛陀在解释生命现象的时候,他把生命分成两部分:一个是讲真谛,一个是讲俗谛。佛陀在解释生命的时候,往往是把生命分成:一个是体性,一个是作用。
\n
所以我们在讲体性的时候,要怎么讲呢?要不坏假名,而说二空之相。你说一切法空,但是在空中,你不能违背它的假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