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单位实验室进行针对性验证。”
\n
“需要哪些具体的资源和支持?”陆远征直接切入核心,没有任何废话。“需要借用市电子研究所的高标准振动台、恒温恒湿试验箱,可能还需要他们的一位熟悉精密伺服控制系统调试的技术员协助,至少一周时间。”苏念雪迅速回答,显然这些需求在她看到问题清单时就已经在脑中成型。“好。我来协调。你立刻准备详细的实验大纲和所需器件清单,明天一早我带你去电子所。”陆远征雷厉风行,没有丝毫拖沓和犹豫,立刻做出了决断。
\n
第二天清晨,寒风格外凛冽。苏念雪抱着准备好的资料,坐上了陆远征那辆军绿色的吉普车,一路驶向位于城市另一端的电子研究所。这是一栋比厂技术办气派得多的大型苏式建筑,门口甚至有军人站岗。里面来往的人员大多穿着洁白或浅蓝色的实验服,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松香、焊锡和精密仪器特有的金属冷却剂混合的味道。陆远征似乎对这里很熟悉,流程清晰,直接找到了相关负责人,出示了盖着部队红头的介绍信,三言两语、条理分明地说明了来意和需求,语气不容置疑却又保持着必要的客气。
\n
对方的负责人显然认识陆远征,态度十分配合。很快,一位姓陈的年轻技术员被指派来协助苏念雪。陈技术员戴着深度眼镜,看起来有些木讷,但一聊起技术眼睛就发亮。
\n
接下来的几天,苏念雪几乎把自己完全泡在了电子所那些冰冷而精密的实验室里。她和小陈一起设计详细的实验方案,将带来的编码器和伺服电机样本小心翼翼地固定在振动台上,模拟从轻微到剧烈的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机械震动;将它们放入恒温恒湿箱里,测试从零下低温到高温高湿的极端环境下的启动特性和性能稳定性;最折磨人的是冗余切换可靠性测试,需要反复模拟suddenpowerloss(突然断电)、信号线引入强干扰等故障,用高速记录仪捕捉切换过程的每一个微妙细节,统计成功率。
\n
过程繁琐、枯燥且极其耗费精力。常常为了获取一个可靠的数据平均值,需要重复测试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失败了就重来,数据不理想就调整参数再试。午餐常常是啃着冷馒头就着白开水在实验室门口匆匆解决。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