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块一块,码得整整齐齐。
见来了三个姑娘,老人家热情的招呼她们过去,一人给了一块米糕。
米糕细腻清甜,尖尖眼睛眯起,“嗯,好吃。”
马车进不了巷子,星明卸了车,只把马儿牵进院子。
杨氏把他叫过去,也给了一块米糕。
采香烧好热水,尖尖伺候陆未吟沐浴清洗,等她收拾妥当,再出来和采香轮换着洗澡。
月上中天,临近亥时,米糕还没包完,两个老人分工合作,一个包红纸,一个系红绳。
尖尖和采香觉得新奇,过去帮着一起包。
尖尖将包好红纸的米糕递给采香绑绳子,好奇的问:“你们包这么多米糕做什么呀?”
“我是杨村的外嫁女。”
昏黄的灯光下,杨氏慈祥的笑容里多了几分自豪,“明日我们村的龙舟也要参加龙舟赛,孩子们天不亮就要划着龙舟赶往浔城,我做些米糕给他们送到渡口去,吃饱了才有劲儿。”
红纸红绳,图个吉利。
采香说:“听说浔城境内有上百个村寨,几乎村村都有龙舟,然而层层遴选,最终只有十支龙舟队能去浔城。”
“哇!”尖尖惊叹,“那你们村子很厉害呀!”
杨氏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都是孩子们争气。”
尖尖和采香包得起劲。
星明一边听她们聊天,一边喂马,一边打蚊子,也挺忙的。
东屋里,陆未吟坐在后窗,墨瞳映出窗外一点亮光,搀进淡淡愁绪。
忽闻龙舟过,满船皆子侄,翻盘接乡音,犹似归故里。
外嫁的长辈惦记着娘家的孩子,早早备好吃食等在渡口,浓浓情谊融在血脉里,好比奔腾不息的浔江,永远在这里流淌。
可是,就像浔江底下藏着恶臭的淤泥,不是每一个外嫁女,都能等来乡音的亲近。
窗户被轻轻叩响,压低的男声传进来,“何处?”
陆未吟迅速收敛思绪,低声回,“就这儿。”
“那我把人引到西边门口种了月季那家去。”
“行!”
伴随话音落,外头恢复静谧。
这一夜,陆未吟睡得不太好。
粗布做的床帐不透气,揭帐子放风进来,也放了蚊子进来,脸上被咬了个大包。
“别挠。”尖尖按住陆未吟蠢蠢欲动的手,“挠破留疤就不好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