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雒县可以出击,从背后偷袭大耳贼。”
“刘备不过区区两万兵力。”严颜自信道:“成都也好,雒县也罢,大耳贼都不足以攻克。”
“雒县成都,互为援奥,大耳贼若敢来犯,即可前后夹击,定教其有来无回!”严颜沉声道:“若行此策,定能剿灭大耳贼,平定蜀中之乱!”
刘璋听的连连点头,刘巴则默不作声。
其实刘巴心里也清楚,严颜的计策确实可行。
而且相比于死守成都,严颜的掎角之势更具灵活性。
确保了守城安全的同时,还保留主动出击、前后夹击的可能。
单从计策方面考虑,严颜的计策肯定比刘巴更好。
但屁股决定脑袋,二人立场不同,注定想法也就不同。
刘巴表面上是在帮刘璋,但实际上还是在为周瑜谋。
以刘巴的视角来看,成都不丢、周瑜入蜀,那就是阶段性胜利。
严颜则非常纯粹,完全是为刘璋考虑、为蜀中考虑。
以严颜的视角来看,剿灭刘备、镇压叛乱、恢复太平,才算是真正的胜利。
自然而然,二人提出的计策会不一样。
“先生之策老成谋国,一心一意为我的安全考虑。”刘璋开口道:“但我身为益州之主,岂能只顾自身安慰,不顾百姓死活?”
“当务之急,应该速速逐出刘备,或者剿灭大耳贼。”刘璋大义凛然道:“纵然我多承担些风险,也不能让此僚肆虐日久。”
“主公英明!”严颜大声称赞,旋即给了刘巴一个歉意的眼神。
刘璋的一番话,也算是给刘巴留足面子。
“使君英明,老将军妙计。”
眼见势不可违,刘巴权衡后选择退让。
毕竟君主与武将已经达成共识,谋士说再多也没用
何况严颜的计策,只是分兵驻守、掎角之势,并没有出城野战的意图。
刘巴心中考量一番,觉得危险性确实不大,自然也不会硬要反对。
“好!”
眼见刘巴也同意,刘璋大喜过望。
“既然老将军与先生都赞同,那就按照计策行事!”
“争取在大耳贼来犯前,咱们做好万全准备,一战灭贼!”
“遵命!”
——————
汉中,南郑。
张鲁手持拂尘、一身道袍,闭眼盘坐在蒲团上打坐,一派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