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过后,周瑜继续正题,道:
“这江夏太守的人选,你们都没什么举荐?”
要么任用德高望重的大贤,如司马徽、黄承彦、庞德公刘巴也一样。
这些人的名声就是最好的资历,上位谁也说不出什么。
别说当一个小小太守,这种“大腕名士”在太平时节,甚至会被朝廷直接征辟为三公。
要么任用有功劳的年轻人,但这个目前真没了,顾邵与陆逊各有任务。
“士元,庞公可愿出仕?”
“主公说笑了。”庞统摇头道:“从父无心仕途,何况我都担任别驾了,怎能让他老人家屈居太守呢?”
周瑜一想也是
“别说我从父,恐怕司马公也撑不了太久。”庞统突然说道。
“怎么回事儿?”周瑜闻一惊,“司马公病了?正好我在全境广招名医”
“非也。”庞统摇头道:“无病无恙,寿数无多。”
周瑜闻默然,这就真没办法了
历史上,司马徽死于建安十三年。
眼下已经是建安十四年开春,算来已经多活一个年关了。
“江夏郡就没人,襄阳郡再空出来”周瑜愈发愁困。
“主公。”庞统提醒道:“莫不是忘了荆南还有三个太守?”
“此三人归顺有功,重赏不合适,但平调大郡太守也是一种奖励。”
荆南诸郡都很贫瘠,调来北边的富庶大郡,同样是一种隐性升迁。
“他们或许能力并不出众,但毕竟为官多年,有担任太守的经验,肯定不会出什么大岔子。”庞统继续道:“平调他们过来,至少让他们知晓没有白白归顺。”
“否则长久不闻不问,难免心生怨怼,对主公有所不满。”
“士元之有理。”周瑜微微颔首,“零陵、武陵、桂阳,再算上交州的苍梧,这下反倒有四个太守可选”
“挑两个顺眼的回来,剩下的两个也有盼头。”庞统微笑道:“再丢过去两个年轻人,穷山恶水历练一下。”
“好像也只能如此了。”周瑜当机立断,“苍梧太守有领兵经验,调任江夏担任太守。”
“桂阳太守赵范调来襄阳担任郡丞。”
吴巨在苍梧有一小支军队,安排到江夏给甘宁做副手。
赵范周瑜念着他献嫂的情分,便想着把他调来。
不过司马徽毕竟没死,可以让赵范先担任郡丞,日后再接替太守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