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恐怕我与刘子扬一样,已经在曹操麾下多年。”
刘子扬就是刘晔,与鲁肃也是好朋友。
郑宝则是一个小军阀,不值一提。
“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周瑜轻笑道:“刘子扬如今官居何职?子敬真随他去也没前途。”
“公瑾一语见地啊。”诸葛亮插话道:“曹贼势大,非公瑾不能破之,而今离去实在不该”
“公瑾再不走,下场会更惨。”鲁肃反驳道:“还是离开为妙。”
作为朋友,鲁肃确实没的说,绝对够仗义。
“子敬今日屡屡回护我,恐怕会被孙权所忌”周瑜忍不住提醒。
“无妨。”鲁肃随意道:“大不了也学公瑾嘛。”
“那我就放心了。”周瑜转而道:“今日,还是要多谢孔明仗义执。”
“公瑾重了。”诸葛亮摇头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谢他作甚?”庞统摇头晃脑道:“公瑾今日这么一闹,孙权不得不拿出五万兵力,对刘备同样也有好处。”
“以我对他的了解”庞统看向诸葛亮,嘴角一扯,“肯定会趁着公瑾离开,撕毁此前签订的盟书,要求平起平坐。”
“五万大军有了,孙刘平起平坐。”庞统嘿然道:“孔明才是今日最大的赢家,他反倒要谢公瑾才对。”
“士元还是这般令人生厌。”诸葛亮气得甩袖子,却也无法反驳什么
“先前各为其主,尔虞我诈、各凭本事。”周瑜反倒看开了,“过去的事情就过去吧。”
诸葛亮欠身拱手,略表敬意。
“我们姐妹分离多年,昨日才重逢,今日就要再度分离。”大乔哀伤道:“往后天各一方,不知还能否相见。”
“阿姊”小乔眼眶泛红,心中同样不舍。
“我不在江东,你们母子往后彻底没倚靠了。”周瑜无奈道:“估计因今日之事,往后你们会更不好过,连累你们了”
“公瑾重了。”大乔愧疚道:“因这孺子,使得你出走江东,实在不该。”
“早知今日,妾就不该麻烦公瑾。”
“跟绍儿无关。”周瑜摇头道:“不管有没有此事,孙权都会削我兵权。”
周瑜越是解释,大乔就越是认定,一切起因全都是因为给孙绍找先生,心中既愧疚、又感激,不知如何报答
“公瑾。”小乔忧心道:“咱们不在,日后阿姊和绍儿受欺凌,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