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n
每当询问的问题角度刁钻时,崔清漪甚至都能感受到来自某一位倒霉蛋怨念的眼神。
\n
就比如:“陛下,臣今日回去就在府上开一片地,一定亲力亲为感受百姓的不易。”
\n
崔清漪......真的真的大可不必!
\n
尴尬之余,崔清漪对大晋这位最高掌权者十分有好感,自古帝王多猜疑,尤其是迟暮之年的帝王,面对年富力强的儿子们其实很难保持平常心。
\n
(补第二章,2000字)
\n
可这位陛下,从崔清漪的角度看过去他鬓边白发丛生,面对自己的孩子们时面容严厉眼中却不失温和。
\n
说起来有些讽刺,崔清漪两世为人竟都是父母亲缘浅薄之人。
\n
好在她和京魏在做爹娘这件事上还算是合格。
\n
本以为请安谢恩后就能出宫,没想到陛下今日聊天的兴致很高,还是被贴身的大太监提醒才发觉已经到了用午膳的时间。
\n
“竟然都这个时辰了,朕要去陪太后用午膳,东平也在宫内用了午膳再回去。”
\n
听到皇帝赐膳,崔清漪倒是没什么感觉,毕竟她是个从没进过宫的土包子,倒是一边坐着的几位皇子都将崔清漪这个小地方来的县主瞧了又瞧。
\n
崔清漪这顿午膳用的十分舒心,小说里常出现的膳食因为等待时间太长而失了味道的情节没有上演,每道菜都是崔清漪从未品尝过的美味。
\n
等着从宫里出来,和等在二道门外的京魏见面崔清漪几乎是重重的舒了口气,陛下再是亲切她这一趟还是提心吊胆的,如今可算是结束了。
\n
等着走过长长的宫道,一两脚都站在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