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因此这家公司从起初的二百来号人骤减成现在的几十号,要不是黎棠接手时发现风控部一个都不剩,赶紧招了几个,人可能更少。
也不是没提过反对意见。
在国外念书的这几年,黎棠已然坚定要自立门户的念头。不过他的自立门户并非创业,而是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攒钱买一辆差不多的代步工具,再努力买一套差不多的小房子。
总之就是不依靠家里,过上独立自主的生活。
黎远山嗤他没出息,拿这些年在他身上的投入来压他:“光学费生活费就是近七位数,更别说医药——算了不说那些,你不是要证明自己有独立的能力吗,那就先证明给我看,这些年的书没白念。”
其实就是讨债来了。即便对自己的亲人,黎远山也是锱铢必较,他着急收回在黎棠身上的“投资”,不想白养这个儿子。
黎棠自知这些年让家里花了不少钱,所以无法反驳,只得收拾行囊,走马赴任。
由于公司的基础太差,和白手起家没两样,三个月以来,黎棠每天早出晚归,除了作为创投机构的领导筹集闲散投资,和经理人一起筛选项目甄别风险,还要全国各地到处实地考察,稍微有点空闲还要恶补行业知识——好在他学的是金融,算是专业对口,不然更伤脑筋。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公司内部虽然苟延残喘,表面却是一点没落下——首都中心位置cbd租下整个黄金楼层,四面环窗无敌采光,各个部门有序分布,各类办公设备一应俱全。
不愧是黎远山搞出来的公司,面子工程必须放在第一位。
对于黎棠来说,这样的工作地点刚好给了他不回家住的理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