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衿笑着应下。
周逸之走后,又有几人过来攀谈,大多是找她品鉴诗作的。
苏子衿哪里会品鉴?
敷衍着夸赞了一番。
反正在座都是当世顶尖的才子,作品总也不会太差。
也有找她对诗的,子衿就找借口躲过去。幸好来的人多,对诗那人,很快被人挤了出去。
因为从来不挑别人的毛病,对谁都是态度温和,苏子衿还意外得了个虚怀若谷的好名声。
吃过了饭,回到史馆,胡学士从隔间拉出几把躺椅。
见苏子衿还有些精神,说道,“你年轻,不睡也无妨。我这一把老骨头,熬不住啊。”
有妨!
她还小,她还在长身体,也需要睡觉!
苏子衿果断躺倒。
胡学士见此笑了笑,“明日可在家中拿条衾禂过来备着,免得阴雨时天凉受寒。”
“多谢胡学士提点。”苏子衿应了一声,闭上眼睛,没一会儿就睡实了过去。
睡到未时,也就是下午一点。起来继续看书。
她看得很认真,结合着原主的记忆,疯狂学习。
顶着状元的名头,肚子里没半点儿墨水,有带薪学习的条件,还要感谢刘愈。
他真是个大好人。
申时正的钟声一响,到了散值的时间。苏子衿挎着自己的公文包,跟着众人一起出了翰林院。
期间,还看到了周逸之。周逸之跟她打了个招呼,便随着其他人走了。
古今的职场都差不多。来了新同事,一个科室的,总要聚聚,热闹一下。
史馆,就只有胡学士和苏子衿二人,也就没这待遇了。
迈着沉重的双腿,苦哈哈地走了三个多小时,回家吃过了饭,林茹娘提起苏北和秀儿的事情。苏子衿大致说了些,安慰她放宽心,便回房练字了。
s